在商界叱吒風雲的曹興誠,不僅憑藉其卓越的商業頭腦與影響力創造了聯電的輝煌,還以他對佛學的深入研究令人刮目相看。多年來,曹興誠在佛法中尋找心靈的平靜與智慧,尤其對於止觀和觀心的修行有著深刻的體悟。這種精神修行不僅幫助他在事業上做出關鍵決策,也為他的生活帶來了真正的內心安定。
在一次訪談中,曹興誠被問及如何保持在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中依然保持心靈平靜。他的回答並非源自於商業策略,而是來自他長期以來對佛教修行的堅持。
曹興誠(微笑):「佛法裡說的‘止’就是停止一切外界的干擾,而‘觀’則是觀察我們的內心,了解自己的執著和煩惱。只有能夠看透自己心中的幻象,才能不被它們牽著走。」
這段話讓許多聽眾感到意外——身為億萬富翁、聯電的創辦人,曹興誠的思維超越了財富與名利的範疇,進入了精神與心靈層次的修行。他提到自己多年來修習禪宗,特別在止觀與觀心的實踐中獲得了巨大的益處。
曹興誠喜愛禪宗,特別推崇六祖慧能的頓悟故事。他常說這個故事啟發了他如何在動盪的商業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寧靜。
故事發生在慧能年輕時,他尚未成為六祖。當時五祖弘忍要傳位給下一位接班人,於是要求門下弟子寫一首詩表達自己對修行的理解。當時有一位有名的僧人神秀,他寫道:
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。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
這首詩代表了當時許多人對修行的理解,即不斷淨化內心以達到無塵的境界。然後,慧能寫下了這樣的詩: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。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
慧能的詩表達了對空性的深刻領悟,最終獲得弘忍的傳位,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。
曹興誠深受慧能的啟發,常常引用這個故事來解釋自己的商業理念。他認為,正如慧能所說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我們在生活和事業中所追求的外在成就,其實不過是內心執著的投射。真正的自由來自於看透這些執著,並能夠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。
曹興誠(分享觀點):「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策,無論是商業還是個人,背後都有我們的內心在驅動。如果我們不觀察自己的心,不理解自己的渴望和恐懼,我們永遠無法做出真正理性的選擇。」
他接著說,觀心的修行教會了他如何從無常中找到平靜。商業世界瞬息萬變,企業的起落、股市的波動都無法避免,但觀心讓他明白,這些變化並不影響內在的安寧。
曹興誠的商業成功背後,其實也蘊藏著深厚的佛法智慧。他認為,在事業中,當我們能夠通過止觀的修行看透自己內心的慾望和恐懼時,我們就能做出更加清晰且具有遠見的決策。
有一次,當被問及他如何應對聯電在早期發展中的困難時,他說道:
曹興誠(語重心長):「當時我面臨極大的壓力,但我每天都提醒自己,這一切終將過去。禪宗教我看清無常,而觀心則教我不被情緒左右。當你能夠看清自己的內心時,外界的變動便不再那麼可怕。」
在曹興誠的世界裡,佛學與商業從來不是彼此對立的。他認為,禪宗的智慧能夠指導人們在商業競爭中保持清醒。就像六祖慧能的故事一樣,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內在的頓悟,而非外界的成就。
曹興誠(總結道):「禪宗講的是當下的覺醒,在商業中也是如此。如果你能夠每時每刻觀察自己的心,不被外界的得失所牽引,那麼你就已經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。」
這種將佛法融入現代商業世界的思考模式,讓曹興誠不僅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更成為了一位懂得生活真諦的修行者。他的觀心與止觀,不僅是對佛法的深入修行,更是他在現代世界中尋求平靜與智慧的鑰匙。